中信证券:当前阶段建议重新评估银行股投资价值 推荐两条主线

  • 5
  • 2024-11-18 发布
2024年11月15日,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发布《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业务管理办法》(后简称新办法)

中信证券发布研报称,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发布《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业务管理办法》,新办法基于当前金融化险的新需求而出台,更为配套化债政策的加码落地,其拓宽了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收购范围,强化与细化了风控管理要求,有助于银行风险处置与盘活存量,从而助力银行夯实经营基础。当前阶段,城投和地产部门信用风险的缓释,是银行净资产稳定的坚实基础,当前阶段建议重新评估银行股的投资价值,积极收获政策红利成果。个股方面,推荐两条主线:红利主线仍有空间,高分红、高资本的大行更具配置价值;增长主线贡献弹性,商业模型优秀的公司更有估值提升空。

事项:

2024年11月15日,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发布《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业务管理办法》(后简称新办法)。

中信证券主要观点如下:

政策背景:当前金融化险特征、格局与需求变化,化债力度加码亦需政策配套。

1)衔接新环境,新政策与新需求,强化AMC专业能力。根据金融监管总局表述,当前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资产结构与风险特征均已发生较大变化,相应的风险分类监管制度亦有所调整,此次新办法的推出能实现与《商业银行金融资产风险分类办法》等相关政策的衔接,“有利于引导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专注不良资产主业,提高收购、管理、处置专业能力”;此外,新办法拓宽了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展业范围,如可开展咨询顾问等其他与不良资产相关新业务,亦助力AMC有效适应当前不良资产市场的新需求;值得注意的是,此次新办法的出台或将进一步加速《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条例》的修订,进一步完善配套法律。

2)政策组合拳配套接续,助力地产城投化债,强化支持实体。11月8日,人大常委会批准新增6万亿化债地方政府专项债务限额,用于置换存量隐性债务,且“专项债资金可以用于收购闲置土地、收购存量房源”。而此次新办法紧随其后发布,结合其“拓宽不良资产收购范围”的表述,及问答环节“发挥金融救助和逆周期调节功能,为新形势下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、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发挥积极作用”,新办法或将扫清原有制度障碍,有效配套城投化债与地产化险的推进。

政策要点:业务聚焦并拓维,风控细化与深化,更好发挥AMC金融稳定器作用。

1)聚焦主责主业,拓宽收购范围,强化专业能力,提升差异化核心竞争力。新办法要求金融资产管理公司“立足功能定位、聚焦主责主业,围绕化解金融机构和实体企业风险等方面发挥专业特长”,并引导其提高专业收购处置能力,“兼顾资产价值、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综合平衡”,在此基础上有序拓宽AMC可收购的金融不良资产范围,如“允许其收购金融机构所持有的重组资产、其他已发生信用减值的资产等”并“明确界定非金融机构不良资产收购标准”。此外,新规亦新增AMC可“开展围绕不良资产主业的咨询顾问、受托处置等轻资产、高附加值业务”,进而发挥比较竞争优势去培育差异化核心竞争力。

2)细化规范全业务操作流程,深入强化风险防控。新办法不仅对AMC在收购、管理、处置行为的全操作流程进行了全方位的细化规范,明确各关键环节的监管要求,亦专设风险管理与监督管理板块,从内控和外部监督双向强化风险防控。核心要求如“不得为金融机构规避资产质量监管提供通道,不得为各类机构违规提供融资”“严格审核项目来源,不得通过资金中介对接项目”“不得先定价后估值,不得明显偏离尽调和估值结果确定收购价格”等,将有效提升风险防控水平。

银行影响:优化资产负债表,缓释流动性,助力信用修复并提升经营稳健性。

1)拓宽AMC收购范围,助力银行盘活存量与流动性缓释。新办法有序拓宽AMC可收购的金融不良资产范围,允许其收购金融机构所持有的重组资产、其他已发生信用减值的资产等,将显著助力银行盘活存量资产,缓释流动性风险,并有助于银行业的资产负债表优化和稳定性提升,提升投放能力,释放更多信贷资源投入到国家政策方针重点支持领域。

2)配套化债政策推进,进而助力银行信用与净资产的修复。新办法衔接新的金融资产分类等政策,拓宽了AMC收购范围,一定程度扫清了化债相关不良资产清收的制度障碍,更为配套化债政策的加码落地,有望助力地产城投化债化险的高效推进,以及两部门的信用风险缓释,进而带来银行本身的信用和净资产的修复,为银行股估值提升带来动力。

3)严格资产处置,提升银行不良资产的真实转移效率,助力银行稳健经营。新办法下,严格的真实性和洁净性标准将助力不良资产在转移时得到合理评估,而不得通过中介获取项目或提供违规融资等要求,亦提升了银行不良资产转移的透明性。综合来看,将有助于倒逼银行进一步优化内控流程,强化风险识别、监测和处置机制,进而提高抗风险能力,强化整个银行业乃至金融系统的整体稳定性。

风险因素:

宏观经济增速大幅下行;银行资产质量超预期恶化;监管与行业政策超预期变化;各公司发展战略执行不及预期。

相关文档

相关热门